|
东光县东鑫化工有限公司
联系人:孙经理 先生 (经理) |
![](http://www.qy6.com.cn/subimg/line.gif) |
电 话:0317-7792801 |
![](http://www.qy6.com.cn/subimg/line.gif) |
手 机:18713688863 |
![](http://www.qy6.com.cn/subimg/line.gif) |
![](http://img.qy6.com.cn/images/subimg/shouchang.gif) |
|
![](http://img.qy6.com.cn/images/subimg/mod_03.gif) |
|
供应甲酸 |
甲酸与水和大多数的极性有机溶剂混溶,在烃中也有一定的溶解性。在烃中及气态下, 甲酸以通过以氢键结合的二聚体形态出现。在气态下,氢键导致甲酸气体与理想气体状态方程之间存在较大的偏差。液态和固态的甲酸由连续不断的通过氢键结合的甲酸分子组成。 甲酸具有与大多数其他羧酸相同的性质,尽管在通常情况下甲酸不会生成酰氯或者酸酐。直到不久以前,所有试图将甲酸转化成这些衍生物的尝试都以产物一氧化碳告终。甲酸酐可由甲酰氟和甲酸钠在零下78摄氏度反应得到。甲酰氯可由将氯化氢气体通过零下60度1-甲酰基咪唑的一氯甲烷溶液得到。甲酸脱水分解为一氧化碳和水。甲酸具有和醛类似的还原性。它能起银镜反应,把银氨络离子中的银离子还原成金属银,而自己被氧化成二氧化碳和水:
HCOOH+2AgOH→2Ag+2H2O+CO2
甲酸是唯一能和烯烃进行加成反应的羧酸。甲酸在酸的作用下(如硫酸,氢氟酸),和烯烃迅速反应生成甲酸酯。但是类似于Koch反应的副反应也会发生,产物是更高级的羧酸。
大多数的甲酸盐溶于水。 物化性质
主要成分:含量:一级≥90.0%; 二级≥85.0%。
外观与性状:无色透明发烟液体,有强烈刺激性酸味。
熔点(℃): 8.2
沸点(℃): 100.8
相对密度(水=1): 1.23
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 1.59
饱和蒸气压(kPa): 5.33(24℃)
燃烧热(kJ/mol): 254.4
临界温度(℃): 306.8
临界压力(MPa): 8.63
辛醇/水分配系数的对数值: -0.54
闪点(℃): 68.9(O.C)
引燃温度(℃): 410
爆炸上限%(V/V): 57.0
爆炸下限%(V/V): 18.0
溶解性: 与水混溶,不溶于烃类,可混溶于醇。
稳定性和反应活性:稳定。
禁配物:强氧化剂、强碱、活性金属粉末。
危险特性:其蒸气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强氧化剂蚵发生反应。具有较强的腐蚀性。
溶解性:与水混溶,不溶于烃类,可混溶于醇。 HCOOH又名蚁酸,是无色、发烟、易燃而有刺激气味的液体,具有很强的腐蚀性,甲酸能与水,乙醇、乙醚、甘油等混溶具有强腐蚀性和辛辣刺激性酸味的挥发性液体,甲酸*早由J.-L.盖-吕萨克用草酸分解制得。1855~1856年M.贝特洛用氢氧化钠与一氧化碳直接制得甲酸钠,T.戈德-施密特*先用水解的方法从甲酸钠制得甲酸。此法于1896年在欧洲开始用于工业生产,至今小批量生产仍用此法。1980年美国科学设计公司、伯利恒钢铁公司和利奥纳德公司开发成功甲醇羰基化生产甲酸的方法,并已有年产甲酸20kt的工厂投产。此外,甲酸也可由轻质油氧化制醋酸的副产物中回收获得。 |
![](http://img.qy6.com.cn/images/usercrad/card_1.gif) |
|
|
|
![](http://img.qy6.com.cn/images/usercrad/card_4.gif) |
|
|